8月25日下午2:30,阳新一中2025年暑期教师集训之化学学科研讨会如期举行。化学学科蹲点领导陈洪星及学校全体化学教师参加活动,活动由化学教研组长殷竹明老师主持。
首先,教研组长殷竹明老师传达市高考质量分析会,重点对2025届高考化学学科阳新一中和大冶一中的成绩、阳新一中2025届成绩与2024届成绩进行了对比,通报我校2025年成绩在优秀率方面超过大冶一中,我校的平均分也大冶一中接近,2025届化学成绩进步很大,同时也指出我校化学科在尖子生、贡献率方面还要努力求突破。
2025届备课组长孙黎以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》和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》为备考依据,从教学计划、回归教材、2025年湖北卷试题分析、反思不足这四个方面对2025年高考备考进行经验总结。
2026届备考组长付圣韬介绍了2026届高三教学安排与内容:系统性、分阶段地规划教学目标与复习内容,并创新学生的训练方法、背诵素材及集体备课模式。在此基础上,严抓课堂效率,并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督促与反馈,确保各项教学环节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胡家亮老师进行新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展示。他围绕近两年选择题命题走向、2025年湖北卷试题,对高考评价体系的“一核”、“四层”、“四翼”进行解读。他强调要注重生活实践、学习探索情境,整合学科资源,调动学科能力,能够正确认识、分析和解决问题。
何青青、邹思成两位青年教师就《化学反应速率》课题进行无生课堂展示,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,教态大方自然,课堂亮点纷呈。
阳新一中副校长陈洪星作指导性发言,他对以上老师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表示化学组备考思路清晰、分享有深度、团队有温度有力度,并提出了以下建议:1.锚定方向,把握课程标准与教学的衔接点。要求新老教师主动研究新高考、新课标、高考评价体系及五年高考试题。2.聚焦课堂,要抓牢核心素养的落脚点。高考评价体系的“一核”、“四层”、“四翼”要细分且落实到每一堂课,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。3.发扬传统,加强团结协作。传承往届化学组备考经验;坚持开展“百字军团”,实现名师引领,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。4.抓实抓细,对学生作业进行抽查批改,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,打牢基础以实现知识落地。5.敢于突破,找到教学创新的发力点。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学习策略——学生讲题,最终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根本转变。最后,他提到今后要以交流会为起点,把好的经验学起来用起来,共同将阳新一中的教学质量抬高一个层次,预祝2026届高考再创辉煌。
交流会后,老师们都表示今天受益匪浅,对化学组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,最后陈洪星副校长和化学组老师们合影留念。
图文:肖乐乐|殷竹民
来源:化学教研组
初审:焦龙河
终审:陈洪星